力争到2027年培育形成“专精特新”企业20家以上!

2023-12-12 10:17
今年,成都聚焦科技文创办了这几件“大事”。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、首届金熊猫奖、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等重要会议活动,皆在成都圆满落幕。蓉城逐步成为全球文化交流互通、文化融合的世界平台之一。
 
官方数据显示,2018年至2022年,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从1172.9亿元上升到2261.27亿元,产业总量翻番。今年1-9月,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1940.13亿元,同比增长16.72%,不仅在城市经济上稳步提升,成都文创还以创新的姿态刷新着大众对科技+文创的认知。
 
近日
 
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、成都市科技局
 
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印发
 
《关于加快打造科幻产业落地转化载体平台
 
推动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
 
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
 
到2027年
 
成都预计打造科幻产业落地
 
转化载体平台10个以上
 
培育形成“专精特新”企业20家以上
 
《意见》提出,要构建完善涵盖4类载体与6类平台的高层次、高能级、高质量载体平台体系。到2027年,汇集一批科幻产业集群,打造科幻产业落地转化载体平台10个以上,培育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幻重点领域“链主”企业5家以上,“专精特新”企业20家以上,引育一批科幻产业重点领域领军人才。
 
为此,广大企业要全面把握文创与科技融合发展机遇,聚力发展“科幻+数字媒体”“科幻+影视”“科幻+游戏”“科幻+经济”“科幻+IP运营”,开启面向世界的创新科幻IP平台。与此同时,以科幻概念打造新产业,围绕元宇宙核心产业、未来空间产业、量子互联网产业等。聚焦发展元宇宙核心产业、区块链、人机交互、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元宇宙核心支撑技术,推动光纤扫描、浮空投影、裸眼3D、空间成像等新型显示技术应用开发,提高虚拟现实的配套感知交互产品的宣传力度。
 
另外,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,《意见》提出构建“一核引领、两区联动、多点支撑”的“1+2+N”科幻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 
做强“一核”,依托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会址,以科创新城、成都影视城、中国(成都)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等载体平台为基础,建立健全科幻产业全产业链,为推动郫都区打造成都科幻中心做足准备。
 
做优“两区”,依托四川天府新区和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、电子信息产业优势,重点打造科幻相关支撑技术创新研发平台,建立创新引领、协同发展的数字科幻产业。
 
做精“多点”,支持青白江区建设西南片区首个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,推进“科幻+元宇宙”产业在成都落地;支持青羊区、武侯区、成华区、锦江区、金牛区、都江堰市、金堂县等科幻基础条件较好的区(市)县,积极打造差异化、联动发展的产业落地载体,全面激活全市科幻产业活力;鼓励成成都市各个城区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投身科幻赛道总体布局。
 
关于在成都现有经济环境下,如何筑牢产业发展基石、探索科幻产业潜力,《意见》提出,要构建涵盖“地标载体、孵化载体、品牌载体、消费载体”4类载体与“国际交流、产业协作、资源共享、创新研发、产权服务、行业监测”6类平台的高层次、高能级、高质量载体平台体系,推动科幻产业软实力进一步提升。
 
《意见》强调,依托科技产业孵化载体,聚焦虚拟现实(AR/VR)、人工智能(AI)等科幻支撑技术领域的同时,支持“1+2+N”承载地规划建设科幻专业孵化载体,鼓励企业、高校联合设立科幻众创空间、孵化基地,打造适合科幻及其技术支撑产业集群落地发展的特色孵化载体。
 
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科幻馆成功举办,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幻大咖和科幻迷齐聚于此,在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的魅力之城,共襄科幻盛会。接下来,成都还将如何建设城市科幻地标载体?
 
《意见》提出,要高水平建设运营世界科幻公园、成都科学(科幻)馆,打造中国科幻“新地标”;大力推动科幻与巴蜀文化特色元素创新融合,围绕宝墩、古蜀、金沙、三国、大熊猫等标志性主题,布局建设大师工坊、主题社区、主题场景等项目,运用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,打造一批区域性科幻“打卡”景点。
 
此外,《意见》还提出,要大力丰富科幻多元消费载体,加快构建科幻消费新生态。支持以人工智能赋能元宇宙升级沉浸式交互体验为方向,大力开发科幻消费体验场景,重点推动沉浸式科幻文旅体验区建设;鼓励积极链接全球科幻重大IP,数实结合打造元宇宙主题乐园。
 
构建6类平台
 
国际交流 产业协作 资源共享
 
创新研发 产权服务 行业监测
 
《意见》提出,要构建“国际交流、产业协作、资源共享、创新研发、产权服务、行业监测”6类平台。
 
在积极鼓励国际交流方面,以举办第81 届世界科幻大会为契机,与世界科幻协会(WSFS)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,定期举办国际性科幻交流论坛,持续展开世界科幻产业发展促进论坛等衍生活动。鼓励依托国际友好城市建设,建设国内外科幻迷常态化线上、线下共享交流空间,开展科幻领域的诸多交流互动。
 
关于建设产业协作发展平台,《意见》提出,支持以“星槎”成都科幻中心产业联盟为基础,高标准打造成都科幻产业协作发展平台;建立健全平台常态化运作机制,鼓励设立细分领域分支机构,实现科幻产业链要素链垂直化、专业化服务。
 
大力推动资源服务共享平台构建,围绕科幻产业链各环节发展需求,系统整合资源,打造一站式、多功能的科幻产业发展全要素资源服务共享平台,实现项目、资源、服务互联互通,囊括高度集成技术资源和版权交易、奖补申请、资金申报等公共服务等。
 
此外,需重点关注的是,《意见》还强调布局技术创新研发平台,加强科幻产业支撑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发展、未来产业布局的衔接融合,加快推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平台建设。用好成都超算、智算等算力资源,按需部署边缘计算平台,为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算力支撑。
 
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,推动科幻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普及和技术手段更新,鼓励细分领域优势企业、高校院所、研究中心、代表性作家及专业法务机构等探索组建科幻产业知识产权服务联盟;积极围绕科幻内容创作,推广应用区块链及相关技术。
 
打造产业发展监测平台,依托在蓉科幻领域行业协会、重点企业以及产业研究机构,学习国际国内科幻及其支撑技术领域权威机构先进经验,探索组建科幻领域专业研究团队。